- 全國咨詢熱線(微信):13393326801
- 藥材種植:13393326801
- 懶農種植法:18932938525
- 藥材銷售:13393326801
- 除草劑服務:18932938525
- 聯(lián)系人:劉躍杰 楚希鵬
- 郵箱:[email protected]
- [email protected]
- 地址:安國市藥城大街22號
- 安國市東方藥城藥城大街22號
聯(lián)系方式
更多>>1.藥材名稱 黨參別名:防風黨參、黃參、防黨參、上黨參、獅頭參、中靈草、黃黨,桔??啤Ⅻh參屬植物。是大宗常用中藥材。
2.功效功效 味甘,性平,歸脾,肺經。有補中益氣、健脾益肺、止渴生津之功效。用于治療脾肺虛弱、脾胃虛弱、肺氣不足、氣短心悸、食少便溏、虛喘咳嗽、內熱消渴、體乏無力等病癥。為常用滋補強壯藥。
3.產地 主產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四川以及東北地區(qū)。 素花黨參:主產四川西部及甘肅部分地區(qū)。 川黨參:主要四川、重慶、湖北、湖南、貴州等省。
4.生長習性為多年生草質藤本。喜氣候溫和、夏季涼爽、空氣濕潤的環(huán)境。耐寒,栽培后根部在土壤中能露地越冬。對光照要求較嚴,幼苗喜陰、喜濕潤,所以育苗期忌日曬;成苗后喜陽。黨參要求土層深厚、土質疏松,以肥沃的沙壤土為最好。忌鹽堿、粘土及低洼地,不宜連作。
5.種植管理技術
5.1.選地
黨參是深根系植物,應選擇土層深厚,疏松肥沃,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栽培,不宜在容易干旱的崗地和低洼易澇地種植。
5.2.育苗
選靠近水源,土壤較濕潤的地塊;移栽地應選擇地勢較高些,排水良好的地塊,以防根腐病蔓延。
5.3整地
利用荒地栽培黨參,應在頭一年秋季清除樹木和雜草,曬干堆起,燒成熏肥施于田中,然后耕翻30厘米,隨即耙細整平,根據育苗或移栽的要求做畦或打壟。一般育苗地做畦,寬1.2-1.3米,長根據地形地勢而定,以便于排水為宜,低洼地做高畦,干旱地做平畦,一般畦高15厘米、畦與畦間距30厘米左右;移栽地宜壟作,一般壟寬50-60厘米。
利用熟地栽培黨參,也以秋翻地,秋整地,秋做畦或秋打壟為好,以免春旱,不利于出苗,利用熟地栽培應結合翻地每畝施有機肥2000-3000公斤。
5.4.播種
春、秋兩季均可進行。以秋播出苗較好,春播最好頭年秋季整地做成畦或壟,以利保墑。秋播于10月初開始至地凍前播完;春播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,一般采取撒播或條播。為了促進種子萌發(fā)和幼苗健壯生長,播種前最好將黨參種子用50PPm的赤霉素溶液浸泡6小時,然后把種子撈出用清水沖干凈稍加晾干即可播種,發(fā)芽率可提高115.3%.因黨參種子細小,為使播種均勻和播時不被風刮走,播種前將種子與草木灰、細沙或細土混拌均勻。撒播:將拌好的種子均勻地撒在畦面上,然后覆一層薄土,以蓋住種子為宜,再覆蓋一層山草,每畝用種量2-2.5公斤;條播:做成播種尺板,行距20厘米,或在整好的畦面上橫開淺溝,行距20厘米,播幅10厘米,將拌好的種子均勻播于溝內,微蓋細土,稍加鎮(zhèn)壓,再覆蓋山草,每畝用種量1.5-2公斤;壟播:在做好的大壟上用鎬順壟開淺溝,再將子均勻播于溝內,微蓋細土,稍加鎮(zhèn)壓。
5.5.育苗
育苗的話做畦、播種時期及播種方法同于直播。育苗1年即可進行秋栽或春栽,一般育苗1畝可移栽5-8畝。
5.6.春季移栽
應在芽萌動前,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進行;秋季移栽在10月中、下旬、土壤結凍前,生產上以秋季移栽為好。最好選擇陰天或旱晚進行移栽。土壤干旱應在挖苗前1-2天適當澆水,保持土壤潮濕,以免傷苗。就近移栽應隨起隨栽;如需進行遠途運輸,將黨參苗用木箱或紙箱包裝,裝箱時芽胞朝里,根部面向箱壁,以免途中顛簸損傷芽胞,運回后不能當天栽完要進行假植。壟栽:在壟上順壟開15-20厘米深的溝,按株距8-10厘米斜栽,覆土5-7厘米,栽后及時鎮(zhèn)壓保墑;畦栽:在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開溝,溝深按種栽大小而定,一般以不窩卷須根為宜,按株距8-10厘米立栽或斜栽,覆土3-5厘米,栽后稍加鎮(zhèn)壓。如春栽過晚,黨參小苗已出土,移栽時需將莖葉露在土外,栽后及時覆蓋山草或稻草、麥桔,然后澆水,待3-5天緩苗后再將覆蓋物撤除,淺松表土。
7.田間管理
7.1.覆蓋
直播田和育苗田春播后,為了保墑,利于出苗,畦面應蓋草,蓋草不宜太厚,以達到保濕為度,待出苗時將草撒除。南方氣候炎熱小苗期應搭設蔭棚,以避免強光。
7.2.澆水
春播后要保持畦面濕潤,利于種子萌發(fā)、出苗,幼苗生長期遇到干旱要及時澆水,澆水時間最好在早8時前,下午3時后進行。
7.3.間苗除草
黨參育苗期應見草就除,防止草荒;當幼苗長至5-7厘米高時,按株距3厘米進行間苗,結合間苗對缺苗嚴重的地方要進行補苗;直播田應分兩次間苗,第一次間苗時間與密度與育苗田相同,第二次間苗于第二年春季出苗后進行,按株距5-7厘米定苗,將過密參苗間除,缺苗地方補栽。
7.4.除草松土培壟
對移栽田或直播2年生以上的田塊要及時除草松土,一般生長期內可除草3-4次,壟作的要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進行培壟,秋末地上植株枯萎后,先淺鋤一次,然后再進行培壟。
7.5.追肥
黨參為喜肥植物,7月中旬,每畝用硫酸銨10公斤與過磷酸鈣15公斤混合追施。追施方法:于行間根部10厘米處開6厘米深溝,施入肥料后培土。
7.6.搭架
苗高30厘米時用樹枝或細竹桿插行間搭架,引莖蔓纏繞而上,以利于通風、透光,促進黨參生長。
7.7.防寒
嚴寒地區(qū)種植黨參要在秋末地上部枯萎后蓋上防寒土,以防凍害,第二年春季黨參越冬芽萌動前撤除。
7.8.清理田園
黨參地上部枯萎后,要及時清出殘株莖葉,拔除架設物,用50%多菌靈800-1000倍液進行田園消毒處理,以減輕病害蔓延發(fā)生。
8.種子采收
一般選擇3年生植株作留種田。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大部分果實的果皮變成黃色,種子變成褐色時即可采收,因黨參種子成熟期不一致,要隨熟隨采,以防果殼開裂種子脫落。
9.病蟲害防治
9.1.根腐?。?br />
9.1.1.病原為真菌中一種半知菌,分慢性發(fā)病和急性發(fā)病兩種類型。慢性型,5月中,下旬開始發(fā)病。發(fā)病初期下部須根或側根出現暗紫色病斑,然后變黑腐爛。病害擴展到主根后,自下而上逐漸腐爛。剩下沒爛部分多為"半截參",接近腐爛部位呈黑褐色,地上部莖葉逐漸變黃,以致枯死。急性型,多在6月中、下旬開始發(fā)病,參根一經感染,整個參根幾乎同時發(fā)病,呈水漬狀,質地變軟,維管束變?yōu)闇\褐色,幾天后全參軟腐。腐爛后的部位,可見少量灰白色的霉狀物。
9.1.2.防治措施
實行輪作,忌重茬;播種前認真選種,剔除病種,進行種子消毒,用健壯無病蟲害的黨參植株作移栽種苗;多雨季節(jié)作好排水防澇工作;發(fā)病期用50%二硝散200倍液噴灑,或用50%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澆灌。
9.2.銹病:
9.2.1.危害葉、莖及花托部位。葉部病斑淡褐色,周圍有黃色暈圈。葉背病斑處隆起,夏孢子堆橙黃色;后期破裂散出大量夏孢子。莖和花托處的病斑較大。東北、華北地區(qū)秋季發(fā)病較重。
9.2.2.防治措施
及時清理田園;發(fā)病初期噴粉銹寧300倍液;50%二硝散200倍液或敵銹鈉200倍液,每隔7-10天一次,連嘖2-3次。
9.3.紫紋羽?。?br />
9.3.1.須根先發(fā)病,然后感染到主根,病根根表出現紫紅色絨線狀菌索,最后布滿整個參根,使參根由外向內逐漸腐爛或糜渣,最后參根變成黑褐色的空殼。7月上旬開始發(fā)病,8月為發(fā)病盛期,病害在田間危害的時間較長;夏季高溫多雨季節(jié),危害較重。
9.3.2.防治措施
培育無病參苗;用40%多菌靈膠懸劑500倍液或25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倍處理土壤,每平方米澆灌5公斤;移栽前,可用40%多菌靈膠懸劑300倍液浸泡參根30分鐘,稍晾干后栽植。
9.4.蟲害
蠐螬、地老虎、螻蛄和紅蜘蛛。地下害蟲有蠐螬、地老虎、螻蛄;地上害蟲有紅蜘蛛。
9.4.1地下害蟲防治方法:用毒土和毒餌誘殺。毒土配制:每畝用35%硫丹0.5-1.5公斤,土15公斤,混合后撒在苗根里;毒餌配制:每畝用炒香的餅粉1公斤,加敵百蟲35克,用水拌勻,撒在畦面畦旁,壟溝或壟臺上即可。
9.4.2.地上害蟲防治方法
黨參的地上害蟲是紅蜘蛛,一般在7月份發(fā)生,可用40%樂果乳劑1000-1500倍液噴殺。
10.采收與加工
10.1采收
直播田三年生采收,移栽田栽后生長二年采收,作貨黨參于地上部枯萎至結凍前為采收期,但以白露節(jié)前后半個月內采收品質最佳。
采收時先拔除支架,割去莖蔓,再挖取參根,挖根時注意不要傷根,以防漿汁流失。
10.2加工
采挖的參根去掉殘莖,洗凈泥土,按大小、長短、粗細分為老、大、中條、分級進行晾曬,曬至半干后,在沸水中略燙,再曬干或烘干(烘干只能用微火,溫度以60℃左右為宜,不能用烈火。否則,易起鼓泡,使皮肉分離),曬至發(fā)軟時,順理根條3-5次,然后捆成小把,放木板上反復壓搓,再繼續(xù)曬干。搓過的黨參根皮細,肉堅而飽滿綿軟,利于貯藏。理參時次數不宜過多,用力不要過大,否則會變成"油條",降低質量。每次理參或搓參后,必須攤晾,不能堆放,以免發(fā)酵,影響品質。
11.質量
加工后的黨參以根條粗壯,質地堅實,油潤,氣味濃,嘴嚼時渣少者為佳。